国内外专家荟萃桂林灌江 为生态县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2017-10-11 22:23:09   来源:国际神州网    今日浏量:

国内外专家荟萃桂林灌江 为生态县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国内外专家荟萃桂林灌江 为生态县域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中华神州网(http://www.chinajrsz.com)、中华产品网(http://chinazhcpw.com)、中华风采人物杂志、中华工艺美术网(http://changxiaow.com)记者 唐咸武 摄影报道
 
图为中科院、中国工程院、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仁演讲《灌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思考和讨论》  唐咸武摄
 
中华神州网 桂林10月11日讯:10月6日至8日,首届灌江生态论坛在广西灌阳举行,中科院、中国工程院、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仁,外交部资深外交家、驻纽约和休斯顿总领事馆原副总领事、驻纳米比亚原大使、外交部档案馆原馆长廉正保,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主编、著名宏观经济学家宋承敏,中国林科院原副院长、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教授蔡登谷、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智库专家董传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所南方室主任刘亚虎等一批国家级专家为广西灌阳出谋划策,大手笔描绘灌阳县经济发展蓝图。
 
院士、专家献计献策,大手笔描绘灌阳蓝图
李德仁院士在发言中说,灌江流域要以文为韵,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竞争力;以绿为脉,提升国土空间开发品质;以水为魂,创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灌阳是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的样板县,通过生态论坛,推动灌江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全国其他县域生态可持续发展起表率作用。
 
其他专家在发言中说,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象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生态文明建设越早越主动,越早代价越少,越早换来的收获越大。要提高干部群众的责任意识,增强全社会的参与度。
 
图为外交部资深外交家、驻纽约和休斯顿总领事馆原副总领事、驻纳米比亚原大使、外交部档案馆原馆长廉正保演讲《从美国霸权衰落看中国外交生态》  唐咸武摄
 
灌阳是华南、华东和西南的结合部,历史悠久,融合了中原与岭南文化,有很好的原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确立立足灌江,面向全国,连接世界的发展战略,站在广西和全国的高度思考灌阳的发展,要有“围绕消费者,紧跟消费者,比消费者跑得更快”的理念,把灌阳建设成广西的生态亮点、桂林旅游的一个品牌。把灌阳打造成“桂林徒步旅游的天堂”、“大桂林生态文化特色旅游先行区”。
 
图为首届灌江生态论坛会场  唐咸武 摄
 
参观唐景崧故居及所在地江口老街古镇
院士等专家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江口老街古镇,每到一处景致,他们纷纷举起手机或拨动相机快门拍照,集体合影留念。特别是,他们参观唐景崧故居,仔细听取导游员对唐景崧生平和故居的介绍,为唐景崧杰出的成就所折服。
 
江口老街古镇位于灌阳县腹地新街镇,与该镇街道相连,距县城约10公里。古镇背靠都庞岭,面临百里灌江,发源于都庞岭的两条小江在此与灌江汇合,这里又叫三江口。灌江流经此地平缓了许多,并形成了一道河湾,水面不仅开阔,而且平静清幽。江口浮出水面的一块嶙峋怪石,不仅四面环水,而且石上植被丰盛,树木枝繁叶茂,如盛开的莲花,使这里的风景如一幅水墨画。进入老街古镇,镇中间是一条从北到南长约一公里的古街道。街道不宽,约三、四米左右,河卵石镶嵌的路面。街道两侧是一间紧挨一间的明清时留下的铺面,青砖碧瓦,马头墙翘首。古时,这里商贾云集,就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里三天一圩的街日处处是赶圩的人群,传统特色不减古时。古街道北端街口有一座古石拱桥,跨越在约七、八米宽的河道上,连接对岸的半边街。桥两侧古树高耸林荫,古街古巷幽深,这又是古镇的一大特色。
 
图为美中时报副社长陆昱(左)、CCTV中国品牌影响力栏目双语主持人、华人电视台执行台长张惠珺主持了首届灌阳生态论坛  唐咸武摄
 
古街道南端街口是唐景崧故居。故居坐东朝西,前面一片开阔地,与灌江相依,抬头远眺,是一派青竹绿柳的江南水乡风光。故居占地410平米,是三进两天井的桂北民居风格,有上、中、下三座砖瓦建筑,每座都配有厢房。梁、枋、门楣雕龙画凤、花草山鱼,具有大家子的建筑艺术。故居已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唐景崧(1841——1903),清朝进士, 1883年,出关赴越南招刘永福黑旗军抗法。晚清任台湾巡抚,后闲居桂林,在榕湖畔五美堂组织“桂林春社”,创编桂剧,桂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唐景崧被誉为桂剧奠基人。
 
图为参加首届灌江生态论坛的李德仁院士等与会嘉宾在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园主墓前合影留影  唐咸武摄
 
参观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红军纪念园,缅怀红军烈士
院士等专家们还参观了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缅怀红军烈士。
湘江战役,指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国红军苦战五昼夜,抢渡湘江,突破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的战役,红军付出了巨大代价,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到3万人。湘江战役是在桂林北面的灌阳、全州、兴安三县进行,灌阳是主战场。新圩阻击战是在灌阳境内发生的最惨烈的战斗,战斗连续进行了4天3夜,红军3个团阻击桂军7个团的进攻。红军在灌阳这块土地上牺牲了6000多人。
 
1931年至1934年,红军三次过灌阳,即红七军北上、红六军团西证、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多处红军遗址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圩阻击战战场遗址、酒海井烈士纪念碑、红五师指挥所、新圩阻击战战地救护所、红三军团指挥部旧址等。
 
酒海井红军纪念园位于201省道西侧,距县城十多公里。这是新圩阻击战一百多名红军战士殉难之处,纪念园将散葬于民间的红军遗骸归葬到这里。酒海井是一个垂直不见底的岩洞,井底是一条暗河,井口约2米见方,水位到了井口。1934年11月,100多名红军重伤员来不及转移,被敌人俘虏并投入酒海井中壮烈牺牲。2017年8月,当地政府打捞出20多例红军烈士遗骸,9月24日,在此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将红军烈士安葬在此陵园。陵园正在建设当中,规划面积150亩,规划项目有红军烈士陵园、纪念广场、纪念塔、纪念馆、红军雕塑、VR体验馆等,目前,已完成了一期主墓区建设。
 
图为参加首届灌江生态论坛的与会嘉宾在唐景崧故居前合影留念  唐咸武摄
 
灌阳历史悠久,崇文重教,是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灌阳是与湖南为邻的桂林市属县,东靠都庞岭,西依海洋山脉,中间为平原、丘陵地带,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38.6公里,面积1837平方公里,人口29.4万。整个地形如一个船型盆地,犹如一片桂花树叶镶嵌在岭南山地间。百里灌江从谷地中间穿过,贯穿全县南北,在全州县城注入湘江,进入长江水系。灌江汇集了发源于两边山岸的40多条河流,形成纵横交错江南鱼米之乡风貌。这里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超级稻种植示范基地,是中国大红薯之乡,红豆杉之乡,雪梨、红枣、雪萝卜、黑李生产基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4.59%,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有千家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瑶族的寻根之地,二月八农具文化节沿袭千年,影响周边十多个县市。全县土地利用率55.16%,还有大量的荒山、荒地、水域和部分其他土地可开发利用。
 
图为参加首届灌江生态论坛的院士、专家在唐景崧故居所在地——江口老街古镇合影留念  唐咸武摄
 
灌阳县历史悠久,公元前168年前建县,称观阳,公元617年改称灌阳县,灌阳是广西开办县学最早的县,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当地政府全力做好“富农强工、崇文重教、兴旅美城”六篇文章,建设桂北特色的“百里灌江湿地生态长廊”,抓好主要通道沿线的城乡风貌改造、环境整治等,把灌阳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文明和谐之地。
 
来自全国各地国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海内外媒体等260多人参加了首届灌阳生态论坛,美中时报副社长陆昱、CCTV中国品牌影响力栏目双语主持人、华人电视台执行台长张惠珺主持了首届灌阳生态论坛。大会最后宣读了《灌江生态论坛宣言》。
 
图为李德仁院士、专家与首届灌江生态论坛文艺晚会的演员合影留念  唐咸武摄
 
本网记者唐咸武(右)与李德仁院士合影留念  范耀荣摄
 
责编:唐国宣
 

相关热词搜索:桂林 县城 生态

上一篇:广西新闻广电公共服务体系提质扩容惠及全区少数民族群众
下一篇:全球美丽网副总唐国宣到全州县咸水虹桥米业公司综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