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钰:不可忘却的劳动之美
2014-06-15 17:22:45   来源:    今日浏量:

胡钰:不可忘却的劳动之美
胡钰:不可忘却的劳动之美
 
    不论是电网工人还,是石油工人,尽管他们的岗位小但,他们的作用大、责任大、情怀更大。他们展现了劳动的纯净之美、坚毅之美、创造之美。
    见到黄春强、黄春宁兄弟时,是在广西电网公司防城港供电局的会议室里。他们兄弟俩作为城区供电所十万山华侨林场营业点农电工,从1999年起开始,负责华侨林场17个归侨生产队、52个农村生产队,以及2000多用电户的电力线路供电、维护、检修等工作。这项工作很普通、枯燥,但对于辖区内的百姓来说却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大家可否有电用;完成起来却很不容易,因为山高路险人散。
 
    十余年来,为了不留下一处工作死角,黄家兄弟的足迹遍布辖区近百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风里来雨里去,他们磨破了几十双鞋,换了多辆摩托车;为了完成百姓们尤其是一些孤寡老人和留守妇女儿童提出的各种额外要求,他们自学了各种知识和技能,圆满完成了辖区电路设计、安装、维修和紧急施救等任务。兄弟俩创造了供电辖区十余年“零责任事故”、“零投诉”的工作纪录。
 
    当我们问及“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时,兄弟俩绽放着笑容说:“每次离开维修点,看到那里的灯重新亮起,心中满足感很强。”“那里的用户已经把我们当成亲人,舍不得离开他们。”
 
    见到王彪时,是在地处甘肃安西极干旱荒漠区中的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红柳压气站。这个帅气的80后小伙子2009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同年来到了我国首条引进中亚天然气的能源大动脉——西气东输二线压气站工作。在这里,水是稀缺物,年平均降水量仅40至7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100至3500毫米,站内用水要用车从外面运进。这里不仅缺水荒凉,还极热极冷,最热天与最冷天温差70多度。
 
    不要小看这个压气站,它关系着中东部4亿多人的用气,一旦这里出了问题,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们将无法享用清洁的天然气。不要小看这个压气站,这里的设备技术含量高,突发问题多,没有相当的水平还无法胜任。这个来自海南的斯文的大学生在岗位上一头扎进去,既要克服自然环境的恶劣,还要克服外国公司的技术封锁,更要克服远离亲人的思念与寂寞。
 
    当我们的车驶向压气站时,看不见标准意义上的路,车子只能顺着依稀可见的车辙行进,尽管车开得很慢,但依然产生剧烈的颠簸。几个小时的持续颠簸,让初见戈壁原本还兴奋议论的一车人,逐渐安静下来。企业陪同的同志告诉我们,这种颠簸就叫“身体部件抗造实验”。在车上,我们还得知,当王彪妻子2012年第一次来看他时,就在这条路上,一直沉默不语,刚进王彪宿舍,就“哇”地一声哭出来,说:“老公,我们回去吧。这是人呆的地方吗?这里太苦了!”
 
    当我们问及“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时,王彪绽放着笑容说:“这个岗位很重要。”其实,他的同学多次劝他回海南,他却开玩笑地吓唬他们:“如果你们再这样叫我回去,我就不给你们输气了。”在压气站办公室里座谈时,我们看到了墙上的一行字:守得住荒漠,咽得下风沙,扛得起重担;我们听到了与会工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岗1分钟,负责60秒。
 
    久居大城市里的人,对随手可用的电和天然气早已习以为常,很难想到这么多一线工人在大山里、在戈壁上坚守着、保障着。不论是电网工人,还是石油工人,尽管他们的岗位小,但他们的作用大、责任大、情怀更大。他们在一线岗位上作出一流业绩,在纯朴劳动中孕育高贵精神。从他们身上,我们明白了:只有荒凉的戈壁,没有荒凉的人生。这种坚强与坚守、乐观与进取、感恩与奉献,展现了劳动的纯净之美、坚毅之美、创造之美。
 
    这种美,是不可忘却的。
 
    (胡钰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此文刊载于《水木清华》2014年第3期
 

相关热词搜索:胡钰:不可忘却的劳动之美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央企最美一线工人故事 走进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