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七月香芒果合作社莫文珍:芒果大发展 人民安居乐业
2017-04-06 18:54:07   来源:国际神州网    今日浏量:

两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芒果种植大王莫文珍,这是为什么? 且看莫文珍带领村民创业与发展之路—— 广西田阳七月香芒果合作社社长莫文珍:芒果大发展 人民安居乐业
大石山区消贫致富带头人
==记全国抉贫状元、全国劳动模范莫文珍
 中华神州网(http://www.chinajrsz.com)、中华产品网(http://chinazhcpw.com)、中华工艺美术网(http://changxiaow.com)、中华风采人物杂志记者 唐国宣 通讯员 陆发远
 
果场壮观话辉煌 经济发展民和谐
2017年3月28日早上,记者与广西莫氏宗亲联谊总会副会长、百色市莫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莫明进,田东县思林镇莫氏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莫绍兴,广西田东县扶贫开发养殖示范场场长莫福超,广西民间一级工艺师莫世忠等一行,前去广西田阳县七月香芒果合作社芒果种植基地采访、考察、学习、交流,,,


2017年3月28日,广西百色市莫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莫明进(右一),田东县思林镇莫氏芒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莫绍兴(中),广西田东县扶贫开发养殖示范场莫福超(左二)场长,广西民间一级工艺师莫世忠(左一)在广西田阳七月香芒果合作社社长莫文珍(右二)的陪同下在芒果基地考察、学习、交流等活动。
 
广西田阳七月香芒果合作社社长莫文珍,他一见我们,就热情洋溢地与我们打招呼并握手。莫文珍与我握手时,手坚强有力,很温暖。他个头1.66米左右,身材不胖不瘦,正是标准男人。
 
我们在田阳七月香芒果合作社社长莫文珍的带领下,来到他们合作社的芒果种植基地:只见满山遍野的芒果花开满山坡,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压满一株株的芒果树,芳香四溢。驰目远眺,美艳无穷,赏心悦目,这自然的氧吧,让人心旷神怡,幸福而自豪,,,

2017年3月28日,中华神州网(http://www.chinajrsz.com)副总编、中华产品网(http://chinazhcpw.com)副总编、中华风采人物杂志副总编、中华工艺美术网(http://changxiaow.com)副总编、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广西企业文化研究会会长唐国宣(右)在广西田阳七月香芒果合作社芒果基地采访该社社长莫文珍,,,
 
莫文珍社长对记者说:广西田阳七月香芒果合作社,种植芒果树基地达4239亩,其中他自己也有80多亩芒果树基地。这些芒果树,现已初步走向成年,每亩可产果2000斤至3000斤.
 
这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今天的成就,过去的辉煌,曾经的艰苦奋斗,历历在目,让他思想联翩--
 
2000年4月29日,雄伟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掌声雷动,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当党和国家领导人把金光闪闪的“全国劳动摸范”奖章和证书颁发给莫文 珍时,他高兴得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在广西贫困大石山里带领乡亲们苦干实千,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做出突出贡献的莫文珍,做梦也没有想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了他这样高的荣誉。1996年10月被评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 他是“十大扶贫状元”中唯一的一位大石山沟里的农民。
 
2000年4月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11月1日,是他一生最难忘的大喜日子。江泽民总书记到百色老区考察,亲切接见了他。江总书记拍着四十而立的莫文珍肩膀,语重心长对他说:“你这条路走得对,很有希望,要继缤努力”。
 
1997年3月17 日,时任国务院总理,后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到尚兴村视察工作,在莫文珍家高兴地对他说:“你是个好带头人,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像你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扶贫工作就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江总书记说的“这条路”,就是莫文珍带领尚兴村群众冲破习俗偏见,走出贫困石山区,依靠自力更生异地开发,实现脱贫致富的艰苦创业之路。

 
当年46岁的大山儿子莫文珍.现任广西田阳县那坡镇尚兴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个远近有名的诚实勤劳农民。从1987年以来,他冲破重重阻力,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因难,带领全村群众,从全县最贫困的大石山区搬迁移民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右江河谷土坡安置,进行开发性生产,自力更生建设富裕文明新村, 使过去穷得叮当响的山寨,一举甩掉贫穷帽子,走上脱贫致富路,成为广西脱贫致富的一面旗轵。
 
大石山区困难重重 试问天公路在何方?
尚兴村地处田阳县城南部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全村17个自然屯,275户人家1391人口,分布在怪石磷岣, 层峦叠蟑的一座座大石山脚下的99个山弄里。全村只有耕地面积213亩.部分耕地杯―块碗一块地嵌在石山坡上,人均不足 0.2亩。那里没有公路,人们走的是羊肠小道,运输全靠肩挑背驮。村委会距镇政府15公里,有9公里的路程要翻越12个大山蚴, 往返需要6个小时。路难行,人畜饮水更是难中难。由子地处岩溶地区,地表水渗漏严重,常常是一场大雨水涟涟,三天无雨地冒烟。每年七、八月份以后,村里就断水了,群众生活用水. 就必领爬过一座大山,到4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挑,一天一个劳动力也只能挑回两担水。
 
莫文珍所在的谷隆屯.缺水尤为严重,每年旱季只好到村对面山腰上48米深的岩洞去打地下河水,村民们需12条牛绳连接着吊上一个个小竹筒,一筒一筒地往上提,看上去很浪漫,但工作起来却很辛苦。为珍惜用水,每家每户都是一水三用〈先洗菜,后洗脚,再喂牲口〉。
 
由于穷,很多农户都是草屋,且四壁徒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改变贫穷面貌,让群众吃饱穿暖、 享受现代文明,村党支部一班人不甘心苦熬,带领全村群众开山造地,砌墙保土,劈山修路,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结果收效不大,因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面貌。每年,村民们虽然日夜辛勒劳作,但人均纯收人不足160元,人均有粮仅60公斤,温饱问題长期得不到解决,年年靠国家救济过日子。1974年至1984年的10年间,国家发给尚兴村群众救济款和救济粮就达45万元之 多。因穷,村里大部分青年找对象十分团难,成为当地有名的光棍汉村,很多老人为此伤心流泪。1978年,村里有28位男青年年已超过30岁而找不到对象,36位女青年虽与本村男青年订了婚,但由于忍受不了生活的艰难,紛纷远走他乡。面对恶劣的环境,艰辛的生活,村里老人习以力常,自认老天安徘,命中注定,他们不怨天,只怨爹娘为什么把自己生在这块贫瘠的地方。而有文化的年青一代,不甘心在这光秃秃的石山里苦熬,决心与自然决战,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天生我材必有用 莫文珍横空出世
《孟子》(战国)曰: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意思是说: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莫文珍,十多年前降生在这个贫穷如洗的大山石区,比别人的出生更困苦。
 
1973年,还不到20岁的莫文珍,正在读高中,由子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每学年20元钱的学费而不得不伤心地中断了学业,高中未毕业的他就辍学回乡了。伤心难过落泪的不仅仅是他本人,还有他的家人,他村里的人!
 
村里老人见到这个平时少言寡语、 品学兼优的年青小伙子不能上学了,既痛心又惋惜。大家都相信他,推举他担任村委会文书,他工作很认真,思想活跃,为民服务的意识很强。他这一干就是10多年,这时的莫文珍已经30出头了。他经过党的多年培养,顺利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引领下,莫文珍忠意识到:做为一位共产党责任重大,人民群众的恶性生活环境一定要改变,一定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如果难以实现,就换个活法,走出穷山寨,到山外去闯一闯,寻找新的发展门路。
 
可是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无资金,二无用武之地,理想怎能实现?他晚上彻夜难眠,最后决定自己先出去闯闯,有了立足之地后,再带领群众出去发展。
 
1987年,莫文珍到那坡镇做木工,他在进行原始积累的同时,注意观察和调查周围村民开发秘诀。当他看到本县群众在右江河谷承包坡地搞种养后,由穷变富,他从中得到启示和醒悟:我们村劳动力富有,群众能吃苦耐劳,出来承包荒坡开发定能脱贫。就横下决心,多次到那坡镇那驮村联系承包荒坡之事,经过多番纠结,终于得到镇党委、镇政府和附近村干部的同情,并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同意把那驮村弄蕉屯的450亩荒坡租给尚兴村经营50年,并签订了承包合同。当他兴高采烈地回到村里动员群众搬迁时,却遭到老人的坚决反对。有的说:“祖宗地是宝地,搬出去就是背离祖宗,没出息” 。也有的说:“搬出去重新安个家谈何容易,寄人篱下多丢脸”。 语言很难听,真是不堪入耳,但莫文珍决意异地开发的思想没有退步、动摇, 他挨家挨户进行动员,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终于有16户人家84人愿意跟他出去试一试。
 
吃一堑长一智 失败乃成功之母
莫文珍带领群众在那驮村弄蕉屯山坡上安营扎寨,起早贪黑地开垦荒坡种植玉米、木薯等农作物。由于弄蕉坡原是个老牧场,多年放牧,水土流失严重,山坡上全是红土壤,不少地方连草都不长,结果种出来的玉米产量比原来在石山区种植的还低。这时,人心浮动,大家怨声载道,唉声叹气,有4户人家偷偷地打起背包跑回了老家,连莫文珍的老父亲也气跑了。莫文珍并不甘心罢休,带着疑问请教农科人员和当地老农,才知道新开垦的红土壤,没有经过氧化,就马上种下农作物,加上不施足肥料,造成产量低的后果。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考虑,他决定试种甘蔗。
 
1990年春,他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3600元买回甘蔗种,发动大家把玉米地改种甘蔗。他父亲知道后,火冒三丈,指着他的鼻子骂开了:“你这个败家仔,胆子真够大!我这么老了从来没有借过别人的钱,你却一下子借了好几千元,如果不成功,看你怎么还!”。
 
但父亲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完全理解,但他丝毫没有动摇种植甘蔗的决心。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经过上一次的失败,他深知,种植是需要科技的,这次他在种植农产品之前,先带領大家向駐地有种蔗经验的老农学习,并请县糖办的技术员到现场指导,经过精心管理,当年种下的40亩甘蔗长势喜人,总收入达1.2万元,扣除还贷后,纯收入8000元。种蔗的成功,振奋了人心,让群众看到了希望。这喜讯很快传到了老家。原来已跑回去的4户人家和老父亲又搬回了开发点。
 
莫文珍抓住这个时机,继续发动群众扩种甘蔗,保证当年收入。同时,开始试种芒果。
 
可是芒果苗很贵,如果种植1000株芒果苗,最小也需要5000多元钱来买种?怎么种得起呢?

 
吳文珍进县城看到街上到处丢有芒果核,他灵机一动,买不起苗,就自己育苗。他把这个想法跟大家说了说,并亲自带领大伙到镇上、进县城,沿着市场、街道,甚至扒幵一堆堆垃圾,把别人吃芒果丟下的核,一颗一颗地捡起来。仅两天时间,就捡回一大麻袋芒果核,苦心培育苗一亩。等实生苗培育出来后,花些钱向附近的农民买回已结过果的枝条,学着别人的经睑进行嫁接培育,种上了210亩芒果树。接着,他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带领大家上山砌墙保土,将坡地修成梯地。经过几个月的连续苦千,将芒果林地砌成了层层梯地。芒果树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长得苍绿郁翠。同时,他还亲自登门向有经验的果农学习,请广西农业大学果树专家、教授到场指导,进行科学管理,不久,满园果树硕果累累,挂满技头。他们每年还种植甘蔗100亩,木薯100亩,饲养家畜家禽等。 艰苦的创业终于有了回报,1994年,全屯16户人家芒果收入8. 7万元,加上其他收入,总收入达14.3万元,人均純收入1080元, 1995年人均纯收入达1850元,全部摘掉了贫困帽子.园了全村种植发展致富梦。
 
稳定基地图发展 党的阳光照农庄
莫文珍带領16户人家异地自力更生搞开发,由穷变富的成功实践,为大石山区贫困群众决战贫困,重建家园,改变命运, 树立了榜样,在百色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大石山区的特困群众看到了实现脱贫致富的希望,树立了扶贫攻坚必胜的信心,他们纷纷要求搬出大石山区,进行异地开发。


 
为了帮助乡亲们开发用地问題,莫文珍多次上县城,到镇政府, 向县、镇领导汇报,要求给予支持。经过多次奔波,1995 年至1997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又为乡亲们选择了9处有荒坡较多,生产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好的地方,落实承包开发土地面积3100亩,新建立了9个异地开发点,又有209户人家1051人搬进开发点安家落户,实行开发性生产和发展。到1998年. 尚兴村成功地开拓了10个异地幵发点,已有225户1135名群众搬出大石山寨,占全村人口的82%,实现了当年进场、当年开发、当年解决溫饱的目标,全村男女老少笑逐顏开。
 
在承包幵发中, 群众虽然得到了实惠,但思想上仍产生疑處,得到土地后又怕发包方再收回土地,使异地幵发流产,子孙后代咋办?为解除群众后顾之忧,让他们有永久的土地使用权,永久的居住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省、地市、县移民局和扶贫部门等的支持下,莫文珍对全村原承包的3606亩土地,全部实行征用,落实承包到每个农户,让群众吃了定心丸。农民有了永久性的种植基地,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心里乐幵了花,干劲培增,他们发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顽强拼搏精神,夜以继日的苦干,终于将野草丛生的荒坡地变成一层层的梯地,种下的芒果、龙眼、荔枝等各种果树苍绿郁葱,各种农作物都郁郁葱葱,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当时,全村10个异地开发点,已种下芒果2300亩,龙眼220亩,荔枝100亩,甘蔗150亩,桐果300亩,油茶100亩,其他果类430多亩,实现人均拥有果树面积2亩以上。同时,他们还利用冬闲季节,组织村民到县城田州镇参与冬菜开发,组织输出劳务,增加群众收入。
 
科技领航芒果飘香 专家指点果销四方
人,要成就大事,一定要经历许多艰难困苦的磨炼,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担当大任。安逸享乐,在温室里成长,则不能养成克服困难,摆脱逆境的能力,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逆境则消沉。
 
宋儒张载在其名篇《西铭》中说:“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富贵福泽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好,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也是人们追求的愿望。贫贱忧戚,则是人们所不愿接受的。但张载却说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帮助你取得成功的机会。人们都希望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张载却说这是“玉汝于成”,帮助你成功。
 
这句名言,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人生不是康庄大道,总是会遇到种种艰难曲折,要在不断经历失败和挫折中,不断克服困难并在奋斗中前进。正是这样的人生智慧,指引人们把困难和逆境看作激励自己奋进的动力,自觉地在困难和逆境中磨炼自己,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地去争取胜利,养成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
 
1990年,莫文珍带领群众种下近百亩芒果树,而穷怕了的乡亲们想尽快改变面貌,就猛增加施放化肥、农家肥等。果树长得枝繁叶茂,一片绿油油。
 
谁知到了开花挂果时, 大家的心却凉了半截,傻了眼,满山的果树只零零散散结着一些小果,甚至有的芒果树连一个果也没有结。
 
2600株芒果树一年收入才5000多元.平均每株不足2元钱。而附近村民群众的芒果树硕果累累,压满枝头,平均每株收入50多元。
 
莫文珍带着百思不解的心情,参加县里举办的水果学习班时,把弄蕉屯果树只长叶不结果的情况向广西农大的教授汇报,并请他们到自己的果场进行诊断、指导。
 
第二年,他们按专家、教授传授的知识去做,增施磷肥,采取变枝、扭枝、环割、喷催化剂等,果树挂满枝头,群众收入大增。尝到了科技增收甜头的村民们,深深地感触到,要想脱贫致富,一定要靠科技。
 
从此,莫文珍带领群众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凡是县里、镇里开办的种养培训班,他每期必到。他每年还三到四次自费到广西农大果场示范场向专家请教.还带队到广东、海南省学习果树栽培先进技术。
 
回到村里,他在自家的小院子里或在果园里,挂起一块小黑板,办起了种养实用枝木培训班,把学到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村民们掌握了新技术后,大胆用在实践上,进行低产果园改造,对原种植的香芒、红象牙芒果树、紫花芒进行高接换冠,高位嫁接台湾金穗芒、台农一号芒,并采用先进的控花技术、塔架、剪叶、喷防炭疽病药水,使商品果从30%提高到70%,产量也由原来的亩产1000斤增加到2000多斤。1999年,尽管芒果市场跌价,每公斤只卖到1元至2元,而尚兴村的芒果由于品质好,口味香甜,外观美,成为客户的抢手货,每公斤卖价竟然达到3元至4元,产品供不应求,并远销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铁杵磨成针。1999年,全村经济总牧入达290.6万元,人均纯收入2050元,家家户户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其中58户建了钢筋水泥楼房,群众购买了38部摩托丰、8部农用汽车。
 
公益事业在心中 教育先行福万代
逐步富裕起来的尚兴村群众,对文化的渴望越来越迫切.纷纷要求办学抓教育,培养有理想、有文化的年靑一代。
 
莫文珍因势利导,决心从基础抓起,提高全人的整体素质。他一方面发动群众捐款献料、投工投劳,另一方面又利用自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的身份,与港澳委员广泛接触的,多方联系,筹集办学资金。很快,村里群众就集资4.5万元,为办学奠定了基础。莫文珍多次与香港救助儿童会施燕飞女士沟通,让她知道尚兴村办学困难后,就捐款32万元给该村办学,当地政府支持7000元. 就这样兴建了一所兴果小学教学楼,内设40间的校舍,建有图书馆和灯光球场,随后又筹资兴建兴旺小学。这两所小学校的建成,不但解决了尚兴村273名小孩上学同題,同时还解决了周边村屯60多名适齡儿童人学难的问题。
 
莫文珍还通过自治区统战部牵线搭桥,三次邀请澳门兰钦文先生到尚兴村考察,兰先生为村民自力更生办学精神所感动.毅然慷慨解囊,从1998年9月开始,每年捐资2万元,资助83名小学生上学,让每位小学生每年得到兰先生资助160元。
 
先富起来的莫文珍没有忘记穷乡亲们,与他们结对子帮扶,多年来拿出3500元扶持12个贫困难户发展生产,还先后资助2个贫困户3名小孩上学。
 
近年来,该村在莫文珍的带领下,他们投资30多万元兴办公益事业,打了5口水井,修建6个山塘水庫,建6处人饮工程,建自来水塔一个,架设5公里输电线路,修建公路36.7公里,建地头水拒75个,建沼气池53个。

 
现在的尚兴村,家家户户不仅用上了自来水、电灯、电视机、收音机,而且电话、彩电、电冰箱、洗衣饥等高挡电器陆续进入他们的家庭。连过去发愁找不到对象的光棍汉而今喜笑顏开。先后有12位外村的女青年嫁到尚兴村开发点,原先远走他乡的女青年也纷纷回到故里。山西省的一位年青小伙子到田阳县进行线路施工时,看到尚兴村群众开发致富,就毫不犹豫地留下来,与当地姑娘喜结良缘,被人们传为佳话。
 
如今的尚兴村今非昔比,在党的富民政策的照耀下,公路四通八达,屋前屋后绿树成荫,一座座小洋楼依山而建,群众丰衣足食,安住乐业,享受现代文明, 学校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到处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莫文珍对记者说:2017年世界芒果节将在百色市田东县召开,他希望全世界的领导、商客、记者前来他们的芒果种植基地看看,来品味该合作社生产的最牛芒果!
 
声明:本文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相关热词搜索:田阳 芒果 莫文珍

上一篇:广西灵山县桂源木业公司总经理刘勇:返乡创业天地宽
下一篇:中华神州网副总编唐国宣采访梧州银泰六堡茶公司李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