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让质疑真实地发生
2014-08-12 08:35:42   来源:国际神州网    今日浏量:

教学:要让质疑真实地发生
教学:要让质疑真实地发生   
 
南宁市北湖路小学  张玲    
 
    “千克和克“教学片段:
    在学生初步感知“千克“和”“克”两个质量单位之后,我借用教材的例子,试图引导学生体验、认识“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
    首先出示问题:一袋盐重500克,2袋盐重多少克?
    生:500+500=1000(克),2袋盐重1000克。
    接着,要求学生用以“千克”为计量单位的台秤,称出这2袋盐有多重。
    让学生先观察台秤发现:指针指着“1”,物体的重是1千克,指针指着“2”,物体重量就是2千克。
    学生分组活动,我便进行课间巡视,参与学生活动,我发现,学生做实验时,台秤的指针并不是正好指着“1”,“都是误差惹的祸”,我心里这样想认为此时正是运用课件“精确”演示实验过程的时候了。
    师“谁来说一说,这2袋盐有多重?
    生1:1千克多一些。
    生2:大约是1千克。
    ……
    师:其实,这2袋盐正好是1千克,请看大屏幕(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仔细看一看,指针指着几?2袋盐有多重?
    生1:2袋盐重1千克。
    这时,有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为什么我们台秤的指针不是正好指着“1“呢?
    对于这种怀疑,大部分孩子都表示赞同。
    师:其实,每1袋盐不一定正好重500克,台秤也可能不精确,这些小的误差使得你们的指针不是正好指着“1”。如果每1袋盐正好重500克,台秤也精确,指针就会正好指着“1”。
    我的讲解,大部分学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就在我打算顺势引导学生弄清“1千克=1000克”时,有只小手犹豫地举起来。
    生:老师,如果我们台秤不准,指针就有可能指导着一千克多一点,也有可能指着一千克少一点,为什么都是指着一千克多一点呢?
    他的观点得到了几个小组的响应,的确是这样的,如果存在误差,不可能都是比1千克多呀,我回忆了学生实验和自己实验的结果,立即决定停下止继续讲课,让学生小组讨论,同时快速地搜索各种可能,思考破解的办法。
    在审视教学素材时,我发现备课的一个严重疏漏:除了考虑误差的因素,还应该考虑食盐袋子上标注的“净含量500克”,这500克只是盐的质量,并不包含包装袋的质量,当我们把盐放在台秤上称的时候,指针显示的质量,教材的意图只是提醒采用计算的方式得出“克”与“千克”的关系,实验只不过是一种简单验证而已。
    到这时,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学生再次经历探索“千克”和“克”的关系的过程:去掉盐的外包装,称一称2袋盐是不是正好1千克。后面的探索,孩子们兴趣盎然。
    古人说得好:“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我们迷信权威、迷信书本时,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错误遮蔽原本敏锐的双眼和智慧的大脑。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用充满怀疑的眼光审视所学的知识,放手让他们真实地、严谨地进行探究,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中发现或者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书本中的不完善之处或错误,而不是仅仅增加流于形式的蜻蜓点水式的假操作、假探究环节、徒增课堂的热闹而已,进而培养学生在质疑中学习、在质疑中创造、在质疑中成长。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

上一篇:书香飘万家 亲子共成长
下一篇:一、二年级“找规律”教学案例的思考